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舆情网!

  • 当前所在: 首页 > 农贸市场检测 > 正文

    乌海市:“三园”铸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时间:2023-08-10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三山环抱,一水中流。群山黄河之间,乌海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散发着书法的墨香和葡萄的果香。她时刻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把大漠湖城的自然风光与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有机融合在一起,为乌海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近年来,乌海市充分利用自然与人文优势,以黄河沿线和乌海湖岸线进行重点布局,突出生态功能,规划了8个美丽乡村带(片区),重点向现有景区周边村庄进行布局,突出农文旅融合,形成3个以“乡闲、乡养、乡研”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区。这些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幸福新篇章,描绘出一幅人和景美的新画卷。

      

      2022—2023年,乌海市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谋划了21个农牧业项目,通过项目的打造实现了农区设施齐全、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目标。共涉及3个区5个镇(办)7个村,实现了乌海市行政村全覆盖。

      

      

      海勃湾区: 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城市的“后花园”

      海勃湾区依托黄河、葡萄园等自然和产业资源,通过打造内蒙古乌海“母亲河之旅”马拉松赛道项目和“葡园绿道”项目将旅游景区、湿地、沙漠、农业小镇、葡萄产业、书法等农业、文化、旅游因素串联起来,撬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产业路”带动发展

      海勃湾区将蒙根花农业园至新时针公司现有道路进行串联改造,配套建设驿站、停车场、景观灯等,建成总长16.8公里的“葡园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可遍览田园无限风光、远离城市道路的乡村骑行绿道,满足周边居民休闲游憩和体验采摘乐趣的需求。它更是一处生动的大自然研学课堂,让更多游客在欣赏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葡萄与书法相融互促的人文故事。

      突出“农文旅”协同发展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依托龙游湾湿地景区优势,在王元地村打造农文旅康养综合体项目,建设网红打卡点、推出主题农家乐、民宿等,促进了农区“周末经济”的发展。贯通中河源社区至巴音乌素村的沿黄马拉松赛道可举办自治区乃至国家“村马”比赛,将会引导更多的资源向农区流动,带动乡村振兴。

      

      突出“环境美”和谐发展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在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路灯改造方面持续用力,使农区环境更加优美。近年来,千里山镇累计新建改建公厕76座,完成户厕改造3088户,户厕普及率达到91.33%;铺设排污管道137.19公里,建设污水处理站点41个,农区排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维修改造路灯600套,实现主次干道“亮化”全覆盖。

      乌达区: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城市的“游乐园”

      近年来,乌达区以乌兰淖尔镇现有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为出发点,聚焦打造农文旅产业融合三条线,开工建设智慧农旅综合体、农文旅示范区、“半小时”城郊微旅游房车宿营地等项目,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打造农业民俗旅游线

      结合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村庄清理,引导农区居民开展庭院整治,组织实施农文旅示范区打造项目、智慧农旅综合体项目,建设农业民俗旅游线,推动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面貌整体提升。

      打造农业产业研学线

      依托绿色农业产业园,实施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和现代设施农业研发基地项目,搭建园区智慧农业管理服务平台,改造完成综合服务厅,分区实现“产、学、研、售、宣”五种功能,打造4栋实验温室,种植羊肚菌、引进花卉等,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旅”整体提档升级。

      打造采摘文化观光线

      为解决泽园新村温室区售卖无序、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以采摘长廊为依托,打造采摘文化观光线路,组织实施泽园新村温室修缮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修建统一规格标准的销售棚,设立宣传展牌和指引标识,创设特色农产品展示门户空间,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

      产业融合三条线的打造,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

      乌达区泽园新村从“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智慧农文旅等多方面发力,改善农区生活条件,创造良好农区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让乡村既有高颜值,又有高产值。

      

      海南区:推动农文旅融合,打造城市的“保供园”

      海南区利用黄河西行客栈沿黄优势和阳光田宇葡萄酒文化优势,充分挖掘黄河文化、葡萄酒文化、乡村文化的内涵,打造农文旅融合的保供示范区。

      “黄河文化”+“红酒文化”相融互促

      西卓子山街道以赛汗乌素村、黄河西行客栈、阳光田宇作为联合示范点,实施“生态、美化、文化、产业”四项提升,实施3个提升项目21个具体工程,打造了“一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三环线”(葡萄产业品鉴线、黄河西行客栈打卡线、现代农业科普线),形成农业产业、精品研学、农旅酒文化相融互促的示范效应。就此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服务等相关产业迅速崛起,为赛汗乌素村带来了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村民提供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建设“菜篮子”保供基地

      拉僧庙镇曙光村百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在840亩现代化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基础上,规划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园区内土地集中连片、地形平坦、土质疏松、日照充足,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错季供应农产品优势明显。巴音陶亥镇羊路井村和四新村荣冠育肥猪养殖产业化项目、浩恩畜牧业发展养殖项目的建设在提升乌海市“菜篮子”自给率的同时,也带动农区居民增收致富。

      这些年,海南区把农区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特色产业等有机结合,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区居民增收,实现农区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

      

      一个个“网红村”引得游客争相“打卡”,一条条美丽乡村精品路线串起一路美景,乌海市慢慢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乌海市农牧局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wh/202308/t20230807_23581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