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时间:2022-08-27 作者:佚名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当前,大豆总体处于花荚鼓粒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大豆生产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及科学防灾减灾,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一、追肥促弱
对生长表现脱肥或生育期延后的地块,可通过喷施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粒重,将产量损失降到最低。如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状,可通过叶面喷施微肥补充镁、锰、钼、硼等微量元素。第一次在大豆初花期每亩用尿素0.25kg+磷酸二氢钾0.2kg叶面喷施;第二次在大豆结荚期、第三次在大豆鼓粒期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喷施磷酸二氢钾0.2kg+米醋0.16kg+硼肥增荚促熟。
二、病虫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制订防治方案,并遵循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春大豆重点防控大豆食心虫、双斑萤叶甲、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以及根腐病、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夏大豆重点防治点蜂蝝蝽、蚜虫、烟粉虱、斜纹夜蛾等害虫,特别是要加强对点蜂蝝蝽等刺吸性虫害防控,预防“症青”发生,建议花荚期采取大面积统防统治措施,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施2—3次。同时,注重根腐病、拟茎点茎枯等病害的防控。在重大病虫防治过程中,可与喷施叶面肥同时作业,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促”“一喷多效”,实现防病、防虫、减灾、提质、增产的效果。
三、抗旱防涝
密切关注异常天气情况,做好防灾减灾预案,积极应对涝灾、旱灾等各种危害,切实减少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对降雨过多出现明水的地块,及时组织人力和机械力量疏通田间沟渠、挖渗水沟,加快排水散墒。同时,及时增施速效肥、防治病虫害,减小涝害对大豆产量的不利影响。花荚期、鼓粒期若高温、无雨天气连续出现,则应及时灌溉,每次每亩灌水量20立方米左右,尽量减少花荚脱落。
四、防雹减灾
密切关注雹灾气象预报,重视参考群众经验判断发生雹灾的可能性,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生雹灾,视严重程度采取救灾措施,若生长点没有遭到破坏,可通过及时追施速效肥等方法促进大豆恢复生长。而对雹灾较重、基本绝收的地区,应采取改种其他作物等措施。
五、适时收获
联合收获最佳时期为大豆完熟初期,此时大豆叶片全部脱落,植株呈现原有品种色泽,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为提高收获质量,大豆联合收获机可配置扰性割台,尽量降低拨禾轮转速,调节脱粒滚筒与凹板筛之间的间隙、调整清选系统风机转速。
解读: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gk/nszd_1/2022/202208/t20220808_640646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8-27湖南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暨...
- 2022-08-27汇聚专家智慧 助力湘南供粤...
- 2022-08-27悦赏春花烂漫,走进美丽乡村...
- 2022-08-27农业农村部来湖南调研绿色种...
- 2022-08-27长江中下游油菜中后期应对连...
- 2022-08-272024年东北水稻育插秧技...
- 2022-08-272024年玉米春耕春播技术...
- 2022-08-272024年全省种业工作会议...